开发新产品,老产品升级,往往都需要起一个产品名称,产品名称的好坏,轻则影响品牌发展速度,重则影响品牌生死。
原产中国的猕猴桃刚被引种到海外,名字叫“中国鹅梅”(Chinese gooseberry),结果乏人问津;
后来新西兰人把它改名为“奇异果”(kiwifruit),kiwi是新西兰的国鸟,fruit水果的含义在英语国家也是众所周知。
一个陌生的产品,借助两个熟悉的概念,变成了大家容易接受和传播的概念。
结果很快风靡全球,以至于很多中国人都误以为奇异果原产于新西兰。
有一种植物叫“瓜栗”,要是它没有别的名字,你可能不会关注它。幸运的是,它被花农们命名为“发财树”,凭借这个大吉大利的名字,发财树成了中国最受欢迎的室内观赏植物之一。
如今我们能在花卉市场听到各种吉利的植物名字金钱树,鸿运当头,步步高等等。
有个产品叫冰喉30分钟润喉糖,这个产品就只是在药品超市铺了货,也没打什么广告,一年销售几个亿。
四喜策划的秦岭农夫秦岭深山土鸡蛋,产品还没上市,老板只是把广告贴到了送货车上,就有超市主动联系要销售这个产品。
这款啤酒叫鲜啤30公里,快速把自己鲜啤鲜的卖点通过具体的数字呈现了出来。
四喜设计的这款产品叫“黑珍珠大米”,用黑珍珠来强调这个产品的高品质,稀缺性。
同一个品牌,另外一款针对大众市场的产品叫“与鹤共生生态长粒王”,强调产品生长环境的生态好。
四喜在策划一款面膜产品时,之接强化产品的品类价值,直接给这个产品命名为“外泌之力”。这个产品专门针对医美群体,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他们就秒懂。
一款产品,最重要的就是产品名称。名字对了,消费者就更容易理解产品的价值,销售就会更容易。
《升级定位》专门总结了好的名字几个打分维度。大家可以自检一下。1-10分,看看自己的产品名字能的几分?
1,有根,比如酸奶,豆奶。他们的根就是“奶”,对接了用户“奶”的需求。
2,好感,比如四喜在策划萬阖源蒸碗时,为了解决阖字识别问题,直接给产品起了“阖家欢乐”这个产品名称。
3,直白,不要给消费者绕弯子,要让消费者秒懂,消费者理解越困难,我们销售难度就越大。
4,简短,在说清楚价值的前提下,不要太长,太长了消费者也记不住。
有根实际上,就是借势。借助母品类的势能。但如果我们和老品类是对立的,我们就需要换个方式。
比如四喜策划盒马工坊一款绿豆饼的产品,我们给这个产品起名“新一代软皮绿豆饼”。
名字很关键,起对名字,等于成功了一半。
如果你的新产品开发,或者老产品升级的过程中,遇到这个问题,可以加四喜的微信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