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灯笼的基本介绍
日本料理店的灯笼,在日本又称“提灯”,在日本,从居酒屋、料亭、和食店、寿司店,到烤肉店、拉面店等传统料理店,常常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物件之一的灯笼,带着独特的绘图设计,吊在店的门前,往往成为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标志。
历史民俗
青森县的灯笼节每年8月2日—8月7日,晚上7点开始。巨大人型灯笼是节庆的重点,庆典的最后一天,最气派的大灯笼被运到船上,人们可以从海上欣赏它雄伟的身姿。夜晚的天空绽开硕大的礼花,把大灯笼节推向高潮。
灯笼节开始后,每走一段路,表演者都要从各个角度向观众展示他们制作的巨型灯笼。
据说,做这种灯笼先要做好木制的架子,然后把彩色画糊到架子上。灯笼很大,有的高约五六米。灯笼内部装有好多电灯,一个灯笼轻则几百斤,重则几千公斤。做一个灯笼一般要好几个月。资金大部分来自当地企业赞助,百姓只是象征性地出点钱。到节日那天,把做好了的灯笼放在架子车上,几十个年轻人前拉后推地拉到市中心参加灯笼节。
街上到处是身着日本传统浴衣的男女老少,衣服上还挂着各种小铃铛和饰物,走起路来发出响声。
制作方法
制作骨架
纸灯笼比较简单的形状是立方体或圆柱体,最好选用可以弯曲的竹枝或竹皮搭成框架,衔接的地方用细线绑紧。如果不好找,细长条状的硬纸板和烧烤用的竹签也可以,结实程度和柔韧性会有所欠缺,但摆在室内也是很不错的装潢。
制作灯身
将纸裁成符合灯笼骨架的长宽,就可以自行设计图案了。书法、绘画、剪纸,都可以在小小的灯笼上一展风采。糊好后,还可以用窄条的仿绫纸上下镶边,看起来很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