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大尾羊的基本介绍
勒泰大尾羊是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牧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世世代代精心选育出来的一个优良的绵羊品种。因其有着一个滚圆而肥大的、全是脂肪生成的尾巴而得名。勒泰大尾羊是全国闻名的优良羊种,主要生活在新疆阿尔泰山地地带。大尾羊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的福海、富蕴、青河各县和阿勒泰市一带。
营养价值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进一步证实了哈密产大尾羊的说法。《本草纲目》卷五十载:“时珍曰:……哈密及大食诸番有大尾羊,细毛、薄皮、尾上旁广、重一二十斤,行则以车载之。”
中国最著名的药学专书中竟然也记载了西域的大尾羊,真可谓包罗万象。同时,也可见大尾羊的食疗价值(当然,李时珍并没有见过大尾羊,他只是引述历史文献记载,难免有缺乏考证的淆误之处),再结合它作为贡品献给皇帝的情况,可以推断,大尾羊确实是古代西域绝佳的代表性特产。
产品特点
大尾羊的体形外貌特点为头中等大、鼻梁稍隆起,耳大而下垂,腿高而结实,股部肌肉丰满,毛色主要为棕红色。生长发育较快,一般情况下,当年产的羊羔,自3~9月,半年时间平均体重可达39千克。
历史民俗
历史悠久的阿勒泰大尾羊,是福海县哈萨克族牧民经过千百年辛勤培育而成的我国优良地方绵羊品种。史籍曾记载“西域出大尾羊,尾房广,重10斤”“新疆羊大如牛,尾大如盆”,指的就是阿勒泰大尾羊。阿勒泰大尾羊因其原产地和种羊繁育基地都在福海县种羊场(齐干吉迭乡)而曾得名为“福海大尾羊”。属肉脂兼用型地方绵羊良种。其头中等大,额较窄,耳大下垂,间有小耳。公羊角大而呈螺旋形,母羊角小而尖。肌肉发育良好,腿高而结实,肢势端正,蹄小而坚实,脂臀大而稍向下垂,毛色以棕红及浅绿色为主,其次为白、黑及花色。肉质细撤,无檀味,为羊肉中佳品。其产毛性能较好,成年公羊平均年产2.036公斤,成年母羊产1.627公斤,但毛较粗,多用以制毡:如毡褥、毡袜等。该羊成年种公羊最重达171公斤,成年母羊最重达126公斤,当年羔羊最重达120公斤。具有耐粗饲、善跋涉、抗严寒、体质坚实、适宜放牧等特点,以其体格高大健壮、肉脂生产性能高,生长速度快、长膘能力强、肉脂鲜嫩味美、无膻味著称,是制作羊革的上等原料。当地牧民有一句顺口溜“福海的大尾羊,走的是黄金路,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穿的是毛革服,睡的是金石窝”,以此而抒发自豪赞美之情。
阿勒泰大尾羊的获奖荣誉
勒泰大尾羊是全国闻名的优良羊种